查看原文
其他

粤海农垦知青纪事(1-3集)

第一集 放飞

1966年中国"文化大革命"爆发,到1968年,连续三届近千万中学生的学业被打断,就业无着落,把滞留在城市的知识青年,成批的转移到农村去。这样既减轻了城市的压力和负担,也等于给这批知识青年安排了工作,这种方式就成为当时国家唯一可行的办法,随即一场规模空前的人口大迁徙在中国展开了。


由于海南岛当时隶属于广东省,大批广东知青告别城市、告别家人,带上简易行装奔赴海南岛,加入了屯垦戍边的行列,海南也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,在那里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足迹。

第二集 红土地

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,当时帝国主义对新中国,实施物资封锁,其中就包括橡胶,而在现代战争中,橡胶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,飞机大炮的轮子,防毒面具和防化服等等,都必须用橡胶来制造,除了军事用途,现代社会的经济建设,也处处少不了橡胶。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战略物资禁运,在华南地方建立了大规模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,为此,数十万干部和科技人员,和以翻身农民为主题的农垦工人,开始了艰难创业。

第三集 三叶树下

自从知青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,他们年轻欢快的身影便打破了农场村落的宁静,偏远的黎村苗寨不仅有了球队,有了宣传队,有了学校,知青们还组成了赤脚医生医疗队,这对于当时医疗水平极为落后的海南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

1968年底到1976年,是海南知青们热血沸腾的阶段,多流一滴汗,就是多一发射向帝修反的子弹,多开一亩荒地,就是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多做一份贡献。思想境界高的人,会喊出诸如此类的豪言壮语,即使是思想境界一般的人,也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,但是这样一个红红火火的年代,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,却出人意料的发生了。这些悲剧,在知青们心中,刻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。

视频来源:凤凰台《凤凰大视野》

本文由“老知青家园”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来源 

欢迎知青朋友来稿,投稿邮箱jianzi103@163.com


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 老知青家园

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